「五餅二魚」是耶穌在世時所行的一個神蹟。耶穌把五個餅和兩條魚祝福後,分給幾千人吃飽,並有剩餘。這個神蹟讓我們看到在神裏沒有難成的事,並知道神的兒子耶穌,不但是一位能使少變為多的主,更重要的是祂體恤我們的缺乏和需要,願意供應我們所需。
除了肉體的需要,世人的心靈都陷在饑荒之中,惟有主能滿足我們心靈的飢餓,因為主就是「生命的糧」(約翰福音6:35)。
「五餅二魚」這個神蹟又叫我們知道或許我們所擁有的不多,對於眾人的需要來說似乎是於事無補,有如杯水車薪,但只要我們樂意把所有的獻給主,在主的賜福下,可以叫它奇妙地供應多人的缺乏。所以當我們跟隨主的時候,我們是否可以學像孩子的單純,願意把自己擁有的交給主?
耶穌是神的兒子,他大可以「從無變有」,餵飽很多人,但耶穌卻選擇在一個小孩手上的「僅有」去滿足那些有需要的人。這叫我們不要小看小孩,更重要不要小看自己;事實上,人常以為自己不才、不足,不肯與人分享,又不肯向神獻上,結果仍是缺乏。但當我們樂意盡力獻上時,在神手裏會經驗祂的豐富。
我們要學習獻上和分享,這種分享,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,就像「五餅二魚」中的小孩,並不需要富有,只要有少少的麥餅和小魚。耶穌幾次對聽祂講道的人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你們若不回轉,變成像小孩子一樣,絕不能進天國。」(馬太福音18:3)「……凡要接受神國的,若不像小孩子,絕不能進去。」(路加福音18:17)。
因此,無論是在家庭、社會或教會生活中,我們都要活得像小孩子,心地要像小孩那樣單純、坦白、謙卑,不虛假,更要像孩子信靠父母這樣信靠神。
一個杯子盛了半杯水,很多時我們看到的是沒有水的那部份,卻看不到有水的那部份。當我們事奉,我們只看到我們沒有的東西,或我們無法拿出來的東西,卻看不到我們有的和那僅有的。如何把我們僅有的發揮出來,就是我們的使命。我們也習慣跟別人比較,他有甚麼,我沒有甚麼;他能做甚麼,我不能做甚麼……他工作清閒,而我的工作卻忙得要命。我們就這樣常常比較,結果就甚麼都做不成。
其實,耶穌的要求很簡單,只要我們像那個小孩一樣,毫無保留地奉獻出自己,耶穌一定會成就其餘的工作。哪怕我們的奉獻看起來微不足道,神都會在我們的奉獻上行神跡,使我們的奉獻變少爲多,豐盛有餘,成爲別人的祝福。
神看重我們奉獻的心,不論是奉獻時間、才幹或是金錢,不要說「我沒有時間」,不要說「我沒有能力」,也不要說「我沒有多餘的錢」,神可以用你奉獻的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,還綽綽有餘啊!
神不是要我們完全或是覺得富足時,把剩下的施捨給祂。神是要我們把所有的,也就是我們僅有的,即使是微薄的拿出來。耶穌斷不會叫我們把我們沒有的分享出去,因此,要成為一個願意分享的生命,先決條件是,我們的生命是一個可以「有」,而又值得與其他人分享的生命。
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都不同,只要認識甚麼是自己的五餅二魚,並學習把我們的五餅二魚分享出去,這就是一個分享的生命。你是否樂意全然獻給主?
(經文取自《和合本修訂版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