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參加過教會團契嗎?你對團契有甚麼體會?
王姊妹:我時常參加婦女團契。由於大部分參加者都是家庭主婦,每當分享教兒育女或是丈夫的問題時,特別容易投入,得到認同。但有時會擔心我的家事外涉!
陳弟兄:我的教會剛成立了一個弟兄組。作為一個較理性的男性,我一向不需要甚麼心靈安慰,最怕一些姊妹常常分享主觀的感受,樣樣都說是上帝的安排,所以我一直都沒有參加團契聚會……
李姊妹:我參加過一次團契聚會,便決定以後不再參加了,因為都是講是講非,甚至感到有點虛偽!
以上只是芸芸基督徒中的一些回應。無可否認,我們在團契不一定盡是美好時光,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。上帝創造了不同性格和特點的人,在團契內有不同的意見與觀點是正常的;團契內按不同的恩賜有不同的事奉崗位是合理的。那麼,團契為何出現問題呢?
讓我們嘗試從腓立比書4章1至10節,看看昔日的信徒領袖如何出現內部的紛爭:
兩位主角友阿蝶和循都基為教會的結黨紛爭而鬧翻了,保羅感到爭吵只會帶來屬靈生命嚴重的虧損,也容易令教會分裂,因為她們都在教會具影響力,會眾可能擁護其中一人,而形成互相對立,所以保羅需要立即處理這情況。
保羅提出甚麼解決方法?
a. 「要在主裏同心」(4:2):「主裏」是解決一切隔膜的地方,不論她們互相之間有甚麼嫌隙和虧欠,都應當在「主裏」彼此饒恕。
b. 「真實同負一軛」(4:3):保羅所求的,是真正與他一同為主負軛的人,甘願為主擔當責任和困難,以求主的旨意得以成全。保羅提醒這樣的人,若看見教會出現不和睦之事,他們有責任去使人和睦,這是義不容辭的。
c. 具備屬靈特質:這包括「靠主常常喜樂」(4:4)、「謙讓的心」(4:5)、「一無掛慮」(4:6)、「上帝所賜那超越人所能了解的平安」(4:7)等。在與人相處的時候,這些特質就如潤滑劑,有助保持人際關係的和諧。
我們每一個都是上帝所愛的兒女,是主內弟兄姊妹,也是基督身體的肢體。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中生活,上班的為了升職加薪,上學的為了學業成績、在運動場上的為了角逐金牌……每天都在拼搏。當我們每星期回到父家中,何不脫下戰衣,開放心靈,讓聖靈進入我們心裏,帶領我們享受與弟兄姊妹團契的甜蜜和信任。正如加拉太書說:「你們凡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披戴基督了:不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,不再分為奴的自主的,不再分男的女的,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為一了。」(3:27-28)
(本文經文引自《和合本修訂版》)